
丝网印刷油墨厚度的控制是确保印刷质量的关键环节,主要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和材料选择实现。以下是核心控制方法及原理:
一、关键控制参数
丝网参数?
目数与膜厚?:丝网目数越低、模版膜越厚,油墨透过量越大,墨层越厚?。例如,10微米模版的理论湿墨膜厚度可达30微米?。
张力与开孔?:网版张力过高会挤出油墨导致墨层变薄,张力过低则阻碍油墨通过,需保持适度张力以稳定开孔大小?。
印刷工艺调整?
刮刀参数?:刮刀压力越大、角度越小(接近90°),下墨量越小;反之则墨层增厚?。
印刷速度?:速度越慢,油墨渗透时间越长,墨层越厚?。
油墨粘度?:粘度越低,流动性越好,墨层越厚;溶剂型油墨干燥后墨层会变薄,光固型油墨则保持稳定?。
环境与材料因素?
承印物表面?:粗糙表面(如编织物)会吸收油墨,导致墨层变薄;平整表面墨层更均匀?。
温湿度?:环境温湿度变化影响油墨流动性和干燥速度,需保持稳定?。
二、测量与优化技巧
厚度测量?:使用千分尺等工具检测墨层厚度,例如控制黑色区域在5-6微米,整体厚度小于15微米?。
质量检测?:通过墨层厚度测量仪实时监控,结合调整网版张力、刮刀角度等参数优化效果?。
三、应用场景差异
电子元件?:需高精度控制墨层厚度(如20微米以下)以确保性能?。
包装印刷?:根据图案需求选择网目,如四色网点印刷需5微米左右膜厚。
通过综合调整上述参数,可实现墨层厚度的精确控制,满足不同印刷品的质量要求。